中心工作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党建 > 中心工作动态
英雄不独疆场出 闪光就在江堤中——防汛抗洪中的鄂州市科协群像
发布时间:2020-08-18 来源:鄂州市科学技术协会

  市科技馆:防汛一线的“模范班”

  “科技馆的同志在吗?”

  话音刚落,正在长江燕矶段1号防汛哨篷外巡堤查险的陈少斌走了过来。7月31日,鄂州最高气温达到35℃,尽管陈少斌戴着草帽,但他的脸还是被晒得黝黑。

  7月7日,我市启动防汛应急Ⅱ级响应。作为市科协副主席、科技馆馆长的陈少斌带着该馆同志上堤了,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是施慕英,今年42岁;年龄最大的是陈少斌,今年59岁。

  这支由科技馆干部职工组成的防汛队伍,算得上真正的“老兵”。巡堤20余天,陈少斌积累了不少经验。“白天还好,最难熬的是晚上。”陈少斌说,除了要忍受蚊子的叮咬,巡堤时还要时刻提防躲在草丛里的毒蛇,精神不由得紧张,人也容易疲惫。

  在市科技馆上堤防汛的6人中,施慕英和张林两人都患有高血压,需长期服药。

  尽管自己身体不好,家里还有老人要照顾,但施慕英还是毅然奔赴防汛一线。上堤那天,她拍了两张阴雨绵绵的照片发到朋友圈,轻描淡写地写了“出发防汛”几个字。

  有一天,张林突然感到头晕,在帐篷里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已超过正常值。领导得知他的情况后,让他回家休息。“洪水不退,我绝不撤离。”张林坚定地说。

  吕雪今年58岁。防汛期间,他和守堤的村民一起巡堤查险,吃住在哨篷里,毫无怨言。

  有着35年党龄的钮国平是防汛大堤上的“老兵”。有一次,为了赶赴防汛一线,在找不到车辆的情况下,他凌晨4点起床,徒步近2个小时提前到达值守点。有一天晚上,他突然感到肚子一阵疼痛,但依然坚持完成值守任务。

  站在防汛大堤上,陈少斌望了望堤下的江水。不远处,洪水好像“赖”在岸上,丝毫没有离去的迹象。“只要洪水不退,我们就要坚持到底。”他坚定地说。

  夏琦:抗洪阵地的勤务兵

  在防汛大堤上,身穿迷彩服的夏琦虽然瘦弱,但精神焕发、英姿飒爽。

  在今年的防汛中,作为市科协办公室主任,夏琦既是冲锋在防汛一线的战士,也是负责后勤保障的尖兵。7月7日,我市启动防汛应急Ⅱ级响应后,按照市里的安排,市科协负责防汛值守的区域位于长江干堤燕矶段,和碧石渡镇干部、群众并肩作战。接到任务后,夏琦就随市科协领导迅速赶赴碧石渡镇对接防汛工作。由于道路颠簸,加上天气炎热,身体虚弱的夏琦在路上出现头晕、呕吐等症状,但她没有一句抱怨,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。

  对接完工作,夏琦回到办公室迅速制定单位防汛参战人员安排表,做到责任到人,24小时无缝对接。忙碌了一天,夏琦离开单位时,城市的夜晚已是万家灯火。

  兵马出动,粮草先行。夏琦深知,在长江干堤防汛一线,条件非常艰苦,只有为一线值守人员提供好后勤保障,才能更好地发挥战斗力。

  后勤保障工作看似简单,其实非常繁琐。既要购买矿泉水、方便面等食物,还要购买毛巾、草帽、雨衣、鞋套、风油精、清凉油等物品。由于连续降雨和防汛雨具需求增加,雨衣等物资一时出现紧缺。在这种情况下,夏琦想方设法为防汛人员购置、备齐所需物资。

  “防汛很辛苦,你血压低、身体弱,上堤值守行不行啊?”面对大家的关心,夏琦肯定地回答“行”,然后换上迷彩服,走上长江干堤,和镇村干部、群众一起开展防汛救灾工作。

  夏琦说,作为一名有着18年党龄的党员,在防汛救灾的关键时刻,必须冲锋在前,无论多么辛苦,我都能克服,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应尽的责任。

  黄得军:硬仗打在不眠夜

  在市科协,黄得军负责科普部。在别人看来,特别能吃苦的他,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,还是在急难险重的任务前,都是名副其实的“铁军”。就是这样一个“铁军”,今年主动走上防汛一线,连续十几个夜晚值守在江堤上,毫无怨言。

  每天一忙完单位的工作,黄得军就准时来到防汛哨篷,从傍晚6点开始,一直值守到次日清晨6点。防汛期间,阴雨绵绵。一到哨篷,黄得军顾不上休息,挽起裤腿,换上胶鞋、雨衣,拿起木棍或铁锹就开始巡堤排险。“水位距离堤面只有两三米距离,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入滚滚江水。”黄得军说,防汛不是小事,巡堤时要像平时写材料一样认真对待,要反复仔细检查,不能放过一处可能出现的险情。

  在防汛哨篷值守,整晚不能休息。黄得军说,最难熬的是凌晨2点到4点这个时间段,人一坐下来,眼皮就不停地“打架”。一开始,有些防汛队员对于半小时巡查一次江堤的规定不理解,尤其是深夜巡堤。对此,黄得军总是耐心做工作,他说: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。防汛不是小事,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来不得半点马虎。”

  一次上堤值守,黄得军从母亲那里得知,年过六旬的父亲在地里干活时滑倒,后脑勺着地,头部磕伤流血。“当时我非常担心。父亲打电话跟我说,没什么大碍,叫我安心上堤。”黄得军说,等到次日值完班,他才赶回老家看望父亲。

  “在江堤值守时,我最期待凌晨4点半的到来。那时,东方的天空开始微微发亮,我的精神也随之焕发。”黄得军坦言,在连续值守几个夜晚后,他也感到很累,但只要想到自己的无眠,能换来万家灯火下的安宁,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
  童杏安:“轻伤不下火线”

  “作为一名党员,就要始终战斗在第一线,冲锋在最前面,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冲不垮的堤坝。”烈日下,在大堤上坚守的市科协干部童杏安的脸上略显疲态,但说起防汛,他的回答铿锵有力。

  童杏安所在哨篷在胜利闸旁,防汛责任段长达400米。因为天气炎热,白天巡堤,队员们的衣服总是湿了干,干了湿;夜晚巡堤,更是难上加难。童杏安大多数时候都是值夜班,还是后半夜。身上被蚊虫咬了,眼眶肿了,他咬牙坚持,严格按照规定时段巡堤查险。

  7月27日这天,是童杏安值夜班的日子。在去接班的途中,他突然感到一阵头晕,但并没有放在心上,照旧和大家一起巡堤查险。这时,同行的一位村干部看到他的脸色不对,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。他说没事。晚上7点,市防汛指挥部的医疗检查车来到市科协所在的1号哨篷为大家测量血压。轮到童杏安时,医生测出他的血压偏高,便让他休息一会儿再测量一次,可第二次测量时,童杏安的血压仍旧居高不下。医生对他说:“你的血压太高,不能继续在江堤值守了。”童杏安一听急了:“我刚来值班,怎么能下堤?我的高血压是老毛病,休息一下就好了。”旁边一位值守人员拉住童杏安悄悄地说:“这一晚上值守多难受,你身体不舒服,回去休息多好。”

  “防汛是天大的事,我必须坚守到最后一刻。”童杏安斩钉截铁地回答道。后来,市科协领导也劝童杏安休息,可他坚决要求留下值守。他坚定地说:“作为一名党员,必须在关键时候挺得住,我不能因为身体不舒服就当逃兵!”

  王雨濛:绽放在江堤上的铿锵玫瑰

  穿着一件黄色的反光背心,戴着一顶大草帽,站在一群男防汛队员中,市科协年轻女干部王雨濛 ,显得非常瘦弱而单薄。然而,柔肩亦可挑重担。防汛期间,王雨濛 用自己的坚守和努力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。

  市科协驻守的防汛哨篷在长江干堤燕矶段,距离城区较远。王雨 濛值白班,每天要在大堤上值守12个小时,即早上6点到岗,傍晚6点换岗。为此,她凌晨4点半起床,5∶40准时到达哨篷。“值守晚班的同事非常辛苦,我早去一会儿,他们就可以早一点回家休息!”王雨濛 说。

  在哨篷值守时,王雨 濛要和大家一起在堤岸两侧来回巡查。那段时间,天气非常炎热,特别是中午时分,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湿透。尽管如此,王雨濛 丝毫没有半点懈怠,坚持按照规定时间段进行巡堤查险。除巡堤外,值守人员还要排渍水、除草、备石料,这些都是费时费劲的体力活。一起防汛的男同志看到王雨濛 身体柔弱,都不安排她干重体力活,但是每当要干活时,她都会第一时间跑过去,和大家一起劳动,一干就是几个小时。

  在一次排除渍水的过程中,王雨 濛徒手捡拾被吹倒的树干杂草,不慎被尖刺划伤,满手是血,但她一声不吭,用纸巾擦去手上的血渍,拿起铁锹继续铲除杂草。“我还以为你们坐办公室的干部什么事都做不了,没想到一个女伢也这么能吃苦。”一起防汛的村民说起王雨濛时,向她竖起大拇指。

科普鄂州
科普湖北
科普中国
返回顶部
Baidu
map